通渭縣昌源藥業(yè)有限公司-黃芪栽培技術要點,做好這幾點,不怕種不好
黃芪別名元芪、北芪,屬多年生豆科草本深根系植物,多生長在干旱向陽荒坡或向陽林邊緣、灌木叢間,土層深厚的沙質壤土中。在植過程中,忌高溫、忌重茬,不宜與馬鈴薯輪作。生長習性:喜涼爽氣候,耐旱、耐寒、怕澇。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下黃芪的栽培技術。
1、整地施肥
黃芪系深根植物,以種植于土層深厚、排水良好的細沙地或沙壤土地為宜,下潮地、重鹽堿地不宜種植,否則易造成爛根,影響生長。前茬以豆科、禾本科作物為宜,土壤微酸性或中性為宜。
一般畝施有機肥1000-4000kg,二胺15kg,磷肥40kg,生物鉀肥5kg,均勻撒施,然后進行深翻,播種前一周進行覆膜,覆膜有利于地溫回升,易于種子發(fā)芽。
2、播期及播種方法
一般在四月下旬進行播種,選擇褐色飽滿有光澤的種子,用沙子摩擦少損傷種皮,播種前用50%的高錳酸鉀對種子進行浸泡2-4小時消毒,待種膨脹后隨時撈出進行播種。畝用種量在2-2.3kg,采用全膜覆蓋技術播種時,播種行距保持在15-20 cm左右,深種2cm左右。
3、間苗定苗
在苗高3-5cm時,要人工放苗,對苗過密的經行間苗,去弱留壯,缺苗的及時補齊。
4、追肥灌水
黃芪在株高15cm左右或生長旺盛期各施一次追肥,在壟旁開溝施肥,畝施6-8 kg的尿素,噴施磷酸二氫鉀60-80g。夏季澆水時應在早晚經行,下大雨時不澆水,如遇大水應及時排水,同時要以防爛根死苗。
5、病蟲害防治
白粉病發(fā)病初期用代森錳鋅、多菌靈、三唑酮、烯肟菌脂、醚菌脂等噴霧,間隔10天一次,連續(xù)2-3次;紫紋羽病危害黃芪根部,造成爛根,植株自上而下黃萎,**整株死亡,應拔出病株燒毀,病穴用石灰粉消毒,可用惡霉靈、丙環(huán)唑等藥劑防治,禁止使用高毒、高殘留農藥;蚜蟲用吡蟲啉、啶蟲脒、吡蚜酮等藥劑,豆莢螟可用甲維鹽、阿維菌素、菊酯類等防治,間隔一周一次,連防2-3 次。
6、收獲加工
黃芪每年刨收一次,也有兩年或三年刨收一次的。十月上旬進行收獲,刨收時先將地上的部分割掉,用挖掘機進行刨挖,可以省時省力省人工。將收獲的黃芪根進行晾干,修去根毛,分等扎成小捆,放在通風陰涼處,待售。
通渭縣昌源藥業(yè)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2 年,主要從事為中藥材種植、收購、生產加工、研發(fā)、銷售及省內藥品招標、采購、配送服務。主營產品為中藥黃芪、炙黃芪、黨參、當歸、甘草、金銀花、柴胡、地黃、熟地黃等。
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。如內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資請注意風險,并謹慎決策